結婚人數腰斬,也犯不着憂心忡忡
我們想要的是幸福,如果單身就能幸福,那就沒必要爲了統計數據,而讓自己活得不痛快。
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丨侯虹斌
最近,民政部最新發布的統計季報數據顯示,2022年我國結婚人數爲683.3萬對。這一數據創下了1986年(民政部網站公佈有1986年以來的數據)來的新低。
不比不知道,一比嚇一跳。經過媒體記者的梳理數據發現,這是自2013年達到1346.9萬對的最高峰後,結婚人數連續第9年下降。其中,2022年結婚登記人數比上一年減少了80.3萬對,下降10.5%。9年來,我國結婚人數下降了49.3%,下降幅度近半。
▲1986-2022年中國結婚登記人數(製圖/冰川)
下降速度驚人,這讓很多人口學家憂心忡忡。
上市座谈会 安永分享绿色投资趋势
如何解讀這個數據呢?
劳斯莱斯库里南BB版现车SUV极限天花板
一方面,結婚人數創新低,跟中國人口出生率的大幅下降是密切相關的。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,爲1962年來最低;人口負增長87萬,人口增長第一次出現負值。
不同於歐洲的許多國家裡,不介意非婚生育,結婚率與生育率脫鉤;在中國的文化裡,非婚生育等同私生子,很少人會繞過結婚制度生孩子。中國結婚率低迷的最關鍵原因,就是大家不想生孩子了。
另一方面,適婚年齡的這一代人,竟然是史上人口最多的一代人。從國家統計局網站公佈的出生率數據推算,從1981年到1997年,這16年人口出生數每年都超過2000萬,1987年竟高達2500多萬。即便是到了2000年,出生人口也有1700多萬,是現在出生人口的兩倍。
然而,這多麼適婚青年,竟然還有很多沒有結婚的。到底哪裡出問題了?
中國結婚率最高的,是在1987年,結婚率爲17.2‰(每千人),與出生人口最多的年份正好重疊的。而到了2021年,結婚率只有5.4‰,不到峰值的三分之一。
圖/圖蟲創意
事實上,這並不是中國獨特的現象。
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,2022 年美國男性和女性初婚年齡中位數分別爲 30.1歲和28.2歲,十年前則是28.6歲和26.6歲。即使是疫情前的2019年,美國人結婚率也已經降至自1867年以來的歷史最低,6‰。
歐洲國家更低,英法德意西俄等國,千人結婚率均爲4。近50年來,他們的結婚率一直走低;不過,這些國家的情侶共同生育、共同撫養孩子很普遍,結婚率對我們來說不太有參考意義。
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東亞國家日本。
重新定义千元机标准 中兴威武3强势来袭
在日本政府內閣會議上公佈的《2022年男女共同參畫白皮書》數據顯示:2021年日本結婚率爲戰後最低,且少子化問題依然深刻。男性每4人中有1人(25.7%)、女性每6人中有1人(16.4%)選擇單身,在30-40歲的單身羣體中,男女分別每4人中有1人沒有結婚的打算。根據日本政府的不完全統計,日本2020年的單身人口約有4930萬人,將近五千萬人的數據,單身人口比率超過44%。
下个“乌克兰”落户中国附近?三国向华靠拢,世界新格局让美不安
中國在“少子化”與“老齡化”上面,已全面追趕日本了,很有可能,在“不婚”上也會步日本後塵。
中國的結婚率爲何下降,還可以看看出生性別比。這一代適婚年齡的人,主要出生在上世紀85後到00後之間。80後這一代,出生性別比在108左右浮動(即每出生100個女孩,就出生108個男孩);90後和00後,出生性別比高於110;而00後的男女比例失衡更嚴重,性別比高於115。
亚运·城市观:平地起旋风的金华 一展拳脚闯天下
這意味着,現在適婚年齡的人裡面,男性比女性多得多。僅以中間值110來算,就算所有女性全部結婚,每100個適齡男性就有9.1個是空出來的、沒有女性匹配的。再過幾年,等00後大規模進入婚戀市場時,會有百分之十幾的男性是絕對剩餘的。
不是不結,是沒有女性。
林杏儿缺席集结拜票 王鸿薇:没站出来不代表不支持
從社會因素上來看,有一些老生常談的問題。
首先,是女性教育與地位的提高,她們不必依附於男性、不必依附於婚姻,就能自給自足。如果希望她們走進婚姻,就要讓她們相信,婚姻能提高她們的生活水平,能更快樂。如果給女性看到的婚姻,就是忙不完的苦役、操不完的心,那何苦呢?
亚鲁欧似乎加入了现充研的样子
其次,婚姻既然跟生育緊密相連,那結婚就必須考慮房子、戶口、收入、父母經濟情況、是否有足夠的育兒耐心、孩子上學、就業……數不盡的問題。然而這些問題並不容易解決的。光是房子和孩子教育,就足以讓多少年輕人望而卻步,掏空六個錢包,也未必能買得起。
坪林自来水普及率不到2成 侯指示加速建置
圖/圖蟲創意
再有,人們對生活的要求高了。無論男女,都希望對方能在經濟、感情、性、事業合作、生活情趣、消費習慣上,處處能與自己契合,最好永不變心。但這種要求極其難以達到,能滿足幾條的都不容易。如果有十全十美、兩情相悅的知心愛人,誰不願意結婚呢?
關鍵是,現在我們對未來的願景或預測,變了。在中國經濟發展蒸蒸日上的時候,大家都相信“道路就算曲折,前途也是光明的”;但經過疫情三年的折騰,見多了世態炎涼衆生相,不少人對未來的預期也變了。
這種心態下,有些人只想苟着,並不想迎來新的人生,也不想創造新的生命。
但話又說回來,我並沒有那麼絕望。
不是說我想到了什麼提高結婚率、提高生育率的救世良方。而是說,我們不必認爲,結婚率就一定是要節節攀升、人口出生率就一定要一年更比一年高的。這是刻舟求劍。
別忘了,中國早已14億人,地球也已80億人,按自然界的規律,生物數量到達一定的峰值之後,會自然而然地減少,與地球達到平衡共存,不也很好麼?
當然,由人口高速增長,猛地掉頭轉到老齡社會,轉型期是困難的、痛苦的。但這只是短暫的,資源會重新分配。
而且,我們的社會發展、經濟飛昇、文明進步,是爲了讓人過得更好。我不太贊成很多人口學家總是一心一意地想把數據提升上去,只講“如何提高結婚率”“如何提高生育率”。數據只是一種統計工具,我們不是爲了數字好看而活着的。
人是目的,不是手段。
圖/冰川圖庫
里约奥运会开幕式:以音乐和诗歌致敬经典
在現代人的生活水平高、教育程度高的情況下,人們是有了更多生活的自主權和選擇權的。如果說在古代社會裡,由於資源的匱乏,人們不得不結伴抱團生活,以家庭爲最小單位進行分工、撫養孩子的話;那麼,現代社會裡,越來越多的人,一個人就能完成社會分工,也可以過得很快樂。其中有一些人可能不要孩子,而另一些人,自己一個人就能撫養孩子,不需要結婚。
當然也會有另一些人判斷,結婚會有更大好處,他們自然會結婚。如果找到健康、好看、體貼、又經濟寬裕的男人(女人),兩人傾心相愛,婚後濃情蜜意,誰不想結婚呢?
我們想要的是幸福,如果單身就能幸福,那就沒必要爲了統計數據,而讓自己活得不痛快。
外贸协会董事长黄志芳 大打线上经贸大战
有選擇權,纔有自由;參差多樣,纔是幸福的本源。
出水芙蓉1 小说
《台北股市》三优势齐备 台股回档后仍将惊惊涨
專家們與其悲悲慼慼地關注無法提高、註定下降的數字,不如把精力放在改善大家的生活水平和公共設施上,爲人口轉型之後的未來多做打算吧!
承受第一击 不代表挨打